九游会登录网站21年专业生产电动阀、气动阀、电磁阀等自动化阀门,可来图定制
全国统一热线
手机:13556667439
邮箱:covna-valve@foxmail.com
QQ: 3085892418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堑头汉塘街26号龙昌微创园C栋
中小企业是城市经济的“毛细血管”,是创新的“活力源泉”,更是无数创业者初心与坚守的生动写照。为真切传递中小企业的声音,展现它们的拼搏与期待,大众网潍坊联合青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共同推出《政企同行·青州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巡礼》栏目,深入车间、办公室、研发一线,聆听企业家们如何在挑战中“破局”,在奋进中成长,记录他们与城市并肩前行、相互成就的坚实足迹。
在青州经济开发区,山东菲特自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,机器轰鸣声与研发人员的讨论声交织,一台台即将发往中石化、中石油炼化基地的高端自控阀门,正从这里走向全国。这家看似低调的中小企业,凭借过硬技术成为行业“及时雨”,而背后掌舵人王永涛,始终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谊,用产业扎根书写着“致富不忘桑梓”的企业家担当。近日,笔者对话王总,听他讲述技术突围之路与那份萦绕心头的青州情结。
“若不是家乡的召唤,菲特或许就落址胶南了。”聊起与青州的渊源,王总显得有些激动。2003年,他在青岛的业务已小有规模,本计划在胶南筹建新厂,区位与产业配套都已敲定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青州招商团队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:“家乡想发展制造业,你能不能回来看看?”王总回忆,抱着“帮家乡凑个人气”的想法,他从深圳赶回青州,没想到这次返乡彻底改变了企业的落脚点。彼时的青州,正全力优化营商环境,招商干部带着他看地块、讲政策,“土地价格实在,手续办理顺畅,更重要的是,这里是我的家乡,乡音乡情让人踏实。”
更让他动容的是,家乡对制造业的重视与他的创业理念不谋而合。“青州靠近我们的核心客户——省内的炼化企业,产品运输、售后响应都更方便;而且家乡有不少熟练技术工人,能快速组建生产团队。”对比胶南的方案,王总最终决定“把根扎在青州”。2005年,菲特自控在青州经济开发区正式建厂,从最初的配套小厂,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。
“回来建厂,不只是为了企业发展,更想为家乡做点实事。”王总坦言,这些年看着青州制造业的变化,看着厂里的本地员工从青涩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,看着企业每年为家乡缴纳的税收逐年增长,“比拿下多大的订单都开心。”如今,菲特的员工里有近七成是青州本地人,企业还常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,为家乡培养阀门制造技术人才,“能带着家乡人一起在制造业领域打拼,是我最骄傲的事之一。”
“做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跑,得找自己的赛道。”谈及菲特的第一个“爆款”产品——四连杆偏心蝶阀,王总打开了话匣子。彼时,国内硫磺尾气处理行业正被一个难题困住:普通阀门要么开关不顺畅,要么密封性能差,动辄就得停产维修,行业内没人能拿出完美解决方案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王总团队发现国外公司有一种四连杆偏心蝶阀结构,或许能解决这一个问题。“但直接照搬肯定不行,国外的工况和咱们国内不一样,得改!”王总带着研发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,光是调整密封面的角度,就做了上百次实验。那一段时间,车间里的灯常常亮到后半夜,技术人员拿着卡尺反复测量,工人师傅跟着调整生产的基本工艺,终于把这款阀门的密封性能和开关灵活性做到了平衡。
当第一台改进后的四连杆偏心蝶阀在弘润石化安装调试时,王总守在现场整整三天。“按下电钮的那一刻,我比谁都紧张。”直到阀门平稳打开、关闭,现场的工程师拍着他的肩膀说“问题解决了”,王总悬着的心才落了地。如今,这款产品不仅让菲特拿下了“潍坊市隐形冠军”称号,更成了全国硫磺尾气处理装置的“标配”——年产10w吨以上的新建硫磺装置,用的全是菲特的阀门。“不是我们厉害,是我们把客户的‘痛点’当成了自己的‘考点’。”王总笑着说。
在菲特的样品间里,一台通体银白的阀门格外显眼——这是他们为俄罗斯金矿研发的特殊阀门,单台售价180万。这款阀门的诞生,不仅打破了他国的垄断,更让王总坚定了“技术报国、产业兴乡”的信念。
几年前,俄罗斯因受国际形势的影响,买不到其他几个国家生产的金矿选矿专用阀门,代理商辗转找到菲特,带着一叠图纸问:“你们能做吗?”王总拿着图纸研究了一夜,第二天就拍板:“能做!”可真正动手才发现,难题比想象中多——阀门内件需要钛合金包裹碳化硅,钛合金硬一点就会把陶瓷夹碎,松一点又密封不严,光这个“夹装”工艺,就难住了不少供应商。
“我们找遍了全国,从淄博到无锡,再到临沂,最后终于找到一家愿意跟我们大家一起实验的厂家。”王总回忆,那一段时间,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每天半夜起来烧炉子做热缩实验,钛合金加热到多少度、冷却多久、压力多大,一次次记录数据,一次次调整参数。第一次试产的内件,装机后没几天就断了,团队没气馁,从图纸上找到问题——阀门上两个小耳朵受力不均,果断建议俄罗斯客户取消这一设计,改用整体压制工艺。
当第二批阀门在俄罗斯金矿稳定运行四个多月后,代理商特意发来视频:“你们的产品比其他几个国家的耐用,以后我们只跟你合作!”如今,这款阀门不仅打开了俄罗斯市场,还让菲特摸到了高端特种阀门的“门槛”。“在家乡的土地上做出能跟老外掰手腕的产品,让全世界看到青州制造业的实力,这是我回乡建厂时就有的心愿。”王总说。
聊起当下阀门行业的趋势,王总没有空谈概念,而是结合自己的观察给出了实在的判断。他坦言,全国阀门企业从高峰时的3000家降到现在的2000家,倒下的大多是“什么都做、什么都不精”的企业,“国企、央企有规模优势,上市公司有资本优势,中小企业跟他们抢‘大蛋糕’,就是以卵击石。”
在王总看来,未来制造业的机会,藏在“细致划分领域的深水区”里。“石化、煤化工行业在往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对阀门的要求会慢慢的高——耐高温、耐高压、更精准的控制,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的机会。”他举例说:“菲特正在研发的“多晶硅专用阀门”,就瞄准了新能源产业链,以前全靠进口,现在我们的样品已通过检验测试,很快能替代进口,以后提起高端阀门,大家会想到青州的菲特。”
对于国家“国产化替代”政策,王总认为这是中小企业的“东风”:“但借风要靠真本事。之前给大型乙烯项目供货,设计院一开始担心我们的产品,我们就送专业机构检测,拿数据说话,小批量试用后用效果说服了他们。”现在国内新建大型乙烯项目,近三年有一半用的是菲特阀门,“我们不仅要让青州制造走出山东,更要让家乡的技术实力在全国行业里站稳脚。”
走进菲特的办公楼,墙上没有挂满荣誉奖牌,反而贴着员工旅游的合影——一群穿着蓝色工装的人在西安古城墙前笑靥如花。“我们不搞虚的,员工跟着企业干,得让他们有奔头。”王总说,“今年我们组织员工去西安、洛阳旅游,明年还想再去南方走走。”最让王总骄傲的,不是拿下多少大订单,而是员工的稳定性。“我们建厂20年,核心技术人员没走几个,有的工人从刚毕业就来,现在都成了技术骨干。”
对于未来,王总没有定下“几年做到多少亿”的目标,反而很“佛系”:“当年回来建厂,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。现在公司发展了,更要带着这份责任走下去。明年交税能比今年多一点,员工工资能涨一点,再研发出1-2个新产品,把高端阀门做得更精,让青州制造在全国有更多话语权,也为家乡的制造业发展多添一份力就够了。”他指着窗外正在运转的新项目厂房说:“那个4000万的新厂投产后,能多招50个工人,让更多人有稳定的工作,比什么都强。”
采访结束时,王总送我到门口,正好遇到一辆装满阀门的货车准备出发,目的地是新疆塔里木石化。“这些阀门要去沙漠里的炼化厂,得经得住高温风沙的考验。”他望着货车远去的方向说,“制造业就像这阀门,得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质量,才能在行业里站得稳、走得远。”而菲特,正是用这样的坚守,在高端阀门领域,为“中国制造”写下了属于中小企业的精彩篇章。
相关推荐
/ RECOMMENDED NEWS